安全门事件让在华外企命运几何?
在这个气温直线上升的初夏,在华外企正集体遭遇政策寒冬。
政策“大棒”
“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国内银行放弃使用IBM所生产的高端服务器,用国内品牌来进行替代。”来自彭博社的寥寥数言,让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盘古大观写字楼的IBM的公关部同事忙的焦头烂额。
不出意料,无论是都市报还是网站,都未能在27日截稿前等来IBM的官方回复。依照大型外企的惯常操作流程,哪怕一个小小的询问,都要经过层层审批,而此等牵涉IBM命脉的大事,在没有得到法务、公关部和业务层面的领导审批后,是断然不会给予回复的,更何况,此次的消息源来自国外,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更能让IBM中国区的公关部多几天喘息的时间。从中国到亚太,再到全球,邮件先发一圈,抄送老大,总是没错的。
类似的情形,恰好在一周前上演,只不过主角从“蓝色巨人”换成了曾统治个人电脑桌面操作系统近20年的微软。
主管中央单位采购的中央政府采购网于5月16日发布了一则《关于进行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补充招标的通知》,该通知第5条明确规定:“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不同于意见征集稿,这则命令式的通知的影响显然不是用销售数据换算的,此次禁令涉及的机器为30台。由于发布信息的主体是“财政部唯一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网络发布媒体、国家级政府采购专用网站”,被约束的主体是中央直属机关,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巨大。
对于停止采购Windows8的原因,通知中未予说明,中央政府采购网联系人周凯的座机也被打爆,从媒体掌握的回复内容来看,主要原因系产品价格贵、占用资源多。目前的批量集中采购和协议供货计算机,采购的操作系统以Win7为主。至于是否涉及安全问题,所有负责人无一例外地选择 “不便回答”。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采用了不安全的技术架构,政府部门以及重要行业不宜采购该类操作系统。今年3月,倪光南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微软Windows 8操作系统和微软Vista操作系统采用了同类架构,对于用户的电脑有强大的控制权,Windows 8集成了杀毒软件,它的功能就是经常扫描用户的电脑。“假如要做监控,这个是非常容易的。”
微软中国通过书面表达了对于中央政府采购行为的 “意外”。微软中国表示,对于该通知中所涉及的Windows8的相关内容感到非常意外。微软一直以来始终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及其他政府机构紧密合作,积极配合政府采购中的产品评估工作,并确保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能达到政府采购的所有要求。一方面,微软会持续为政府用户提供Windows7;同时,微软也正与相关政府机构积极配合,进行Windows 8的产品评估工作。
事实上,此次风波的主角显然并不局限于IT厂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接近中国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已经命令国企切断与麦肯锡(McKinsey)、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等美国咨询公司的业务往来,原因是担心它们帮助美国政府从事间谍活动。中国领导层的一位高级政策顾问表示:“领导层提议成立中国自己的咨询专家队伍,专攻信息系统,将这种力量从外国公司手中夺回来。现在,外国利用他们的咨询公司获取他们想知道的关于中国国企的一切。”
安全之门
所有的一切信号,都直指一个原因,即国家信息安全问题。
斯诺登向世人开启的“棱镜门”显然只是冰山一角,世界各国网络安全的警钟已经敲响。无论是上榜企业思科,还是其他厂商,都或多或少地被列入“审查名单”之中,对于国家信息安全来说,这显然无可厚非。5月22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了一项针对国内使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引入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禁止经审查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境内使用。
今年2月,中国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任组长并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据了解,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规定,对进入我国市场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及其提供者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旨在防止产品提供者利用提供产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
事实上,受“斯诺登事件”的影响,美国主要科技企业的在华业务均呈下滑之势。IBM在4月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在华销量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超过五分之一。思科公司则表示,截至4月26日其在华销量下降了8%。微软公司的销售状况,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国内厂商则借此机会奋起直追,LINUX、浪潮等公司看到了新的机会,BAT也在不同的场合高喊去IOE (IBM\ORACLE\EMC).就连信息安全概念相关个股也表现抢眼,浪潮信息、绿盟科技、美亚柏科,都是受益者。
比起遭遇安全门的外企总部,外企的在华员工更加焦头烂额。曾几何时,外企人的身份让这部分精英人群倍感自豪。但如今,科技类外企的收入不仅收入不上正在崛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职业生涯规划也一眼就能望到天花板,小公司的灵活创新和上市后一夜暴富的故事让这些手握极少量公司股票且股价直线向下的精英人士后悔当初对那么多的国内公司SAY NO,大公司的臃肿化审批流程以及总部对于中国区数字的苛求更让中国区的销售人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这并非危言耸听,HR、PR、行政等非业务部分的种种细节都能反应这种变化。员工的流动率,媒体的曝光度,福利的下降甚至年会的规格,外企在华的黄金十年,已然远去。
来源:笨鸟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