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讲段子如何成为人见人爱的幽默高手?

哈哈哈,今天你笑了吗? 你有把别人逗笑吗?

 

据斯坦福大学的一份研究,小宝宝平均一天要笑300次,而35岁以上的成人平均每天只笑15次(苦笑,假笑不算)。相比起周末,工作日人们笑的次数更少。哎,可见大家的工作都是有多苦逼啊!

 

也许正因为此,有幽默感的人走到哪儿都人见人爱尤其是在职场。他们往往人际关系处理地很好,工作效率也更高。沃顿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还指出,有幽默感的人在工作中被视为更自信,更有影响力,有权威。

作为领导,幽默感则更是标配。那些不苟言笑的领导总是给周围的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而幽默感则让下属放下防备,尤其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做领导的更应该用幽默感缓解气氛。这给下属释放一个信号,天还没塌下来,领导还活着,大家还能指望上你。

01

幽默可以减少压力,增加亲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这么多好处!可为什么身边幽默有趣的人那么少呢?因为幽默感不是人人都有的,幽默也是门艺术,掌握的不好非但不会加分,反而会引火上身。

 

来看看下面两位高管的Twitter:

“明天第一天上任Twitter 首席运营官,首要任务:削弱CEO的实力,整合权力。“   —Dick Costolo, 加入Twitter的头天晚上

“准备去非洲。希望我不会得艾滋病。哈哈,开玩笑而已,我是白人”    —Justine Sacco, 登机去南非之前

很明显,第二位高管不是白人更像是白痴。在发完这篇Twitter的第二天就因言行不当造成恶劣影响被她所在的公司解雇了。

而Dick Costolo 在一年之后还真实现了他开玩笑说的,成为了Twitter的 CEO. (现已卸任)

 

也许你会觉得一位新上任的下属怎么可以这么没大没小的说呢?呵呵,你问的这个问题正好击中幽默的核心。

人们之所以觉得什么事情好笑是因为事情的走向或者结果和和自己的期待值有冲突或矛盾。当这种错位以一种出乎意料的形式出现时就会让人觉得很搞笑。

 

假设这篇推文说:“明天第一天上任Twitter 首席运营官,首要任务:支持CEO的工作!”。这有什么好笑的?除了拍马屁拍的傻得可笑以外?

当然这个问题也说明幽默和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刚才那段推文如果换成了某国企的高管,估计这哥们的第一天就变成最后一天了。

02

如果让人笑这么简单那为什么有的人自带幽默气质,而有的人一开口就冷场?幽默感到底是不是天生的呢?

首先,咱们来看看关于幽默感的三个误区:

误区1:要有幽默感就得会讲段子

有幽默感和会不会讲段子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素质,后者是一种技巧。想要提高这种素质可以从学习讲段子的技巧开始,但这并不是唯一路径。

 

很多年前我参加国际演讲俱乐部(Toastmasters)英文幽默演讲,进入中国区总决赛前,我找了一个经验丰富的美国演讲教练。为了能在决赛中获胜,我绞尽脑汁想了各种搞笑的段子放到演讲里。白发苍苍的教练听完以后说:“Lin, you are funny when you’re not trying to be funny”.

确实,本来我讲段子的技巧就不高还试图搞笑,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一点儿也不自然。真正的幽默感一定是真实和自然的。

误区2: 外向的人比较幽默

幽默和内向还是外向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你见没见过有些内向,平时蔫不出溜的人,开着开着会面无表情不动声色的突然说出一句话,全场鸦雀无声两秒然后大家爆笑一团。

每个人的幽默感都不一样,关键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有的人的幽默可能更多的来自于机智和反应速度。 有的人的幽默感可能来源于看问题的角度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总能说出和他人不一样的看法,反而显得很幽默。

问题来了,如果幽默感和性格没关系,那和什么有关系呢?

 

众多研究表明幽默感和学识、智商、情商都有关。

 

缺乏幽默感的人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觉察度不高。幽默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需要踩对点并且拿捏得当。能在合适的时候,对合适的人,讲出合适的话需要对他人的情绪和喜好高度敏感并且有着精准的把握。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和几个美国同事去华盛顿的美国外交部开会,开完会大家进电梯下楼。电梯一层层往下走,不知道咋地我闻到了一股宫爆鸡丁的味道。

我纳闷的吸了吸鼻子,又看了看周围的同事,最后幽幽的说了一句:“你们有没有闻到宫爆鸡丁的味道?” 我身后站着的一个美国律师当时就笑瘫了,他推着我的肩膀说:“多亏你说出来,我早就闻到了一直不敢说。”

 

回到刚才关于幽默的核心,这句话之所以可笑是因为它符合本应是A结果是B的错位原理。

如果我们走进一家中餐馆,这句话就没有任何可笑之处,可是在严肃的美国外交部大楼,前一秒还看到希拉里的照片一本正经的挂在墙上,后一秒就闻到宫爆鸡丁这个“错位”让人觉得可笑。

 

我觉察出了这个错位,也通过观察同事的面部表情看出他们也感受到了,只不过没说,我就把一特明显的事儿说了出来而已。

 

所以你看,不会说段子也可以有幽默感。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从新鲜的角度,对现实进行重构就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P.S. 想学习美式幽默,《Friends》绝对是经典教材。

误区3:如果讲完别人不笑那还不如不讲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开次口,想说点有趣儿的缓解气氛。可除了自己,没一人笑。很多人因此想,与其说完换来大写的尴尬,还不如就不要说了。

 

确实,讲个笑话别人乐不乐是有风险的所以幽默感还和风险偏好有关,风险规避型的人大多幽默感欠缺。其实,如果你担心别人不笑就对你印象不好,这就有些多虑了。

 

在刚才提到的沃顿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在模拟面试中回答这个面试中常被问到的问题:“五年以后,你会做什么?“

有人回答:“五年后我会庆祝你问我这个问题五周年!“

这么傻气的回答有的面试官听完还真乐了,有的则没笑,可事后让这些面试官打分的时候,那些没笑的面试官并没有因为面试者说了个并不搞笑的回答而为此减分,反而还觉得这个面试者足够自信。可见敢于尝试幽默的勇气比技巧更重要。

所以你说到底是有幽默感的人更自信还是更自信的人更有幽默感呢?

03

除了提高自我觉察和对周围人和事的觉察之外,还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可以提高幽默感呢?

1

放下身段,敢于自黑

 

最简单容易操作且最安全的幽默就是自黑。把自己的弱点/缺点和倒霉事变成自黑的点,可以瞬间拉近你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让别人不再刻意去说你的弱点。

作为领导,自黑还有一个附加的好处。当你自黑的时候,你就赢得了可以“黑”别人的权利。你都先自我批评了,当然可以合理的批评别人。

2

练习,练习,再练习

幽默感就像我们身上的肌肉,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比较擅用“幽默”肌肉,有的则不经常用,唯有经常练习才能激发那部分小肌肉。

比如:每次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小插曲,你都可以试着在脑子里用讲段子的方式过一遍,下次需要的时候它自然就会冒出来了。

和自己练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自我脱敏,省得别人还没笑自己就先绷不住了,岂不知你笑得愈起劲,别人就越是一头雾水。

3

多和有幽默感的人交朋友

虽然每个人幽默的方式都不一样,不需要刻意模仿他人的幽默方式。但多和有幽默感的人混(比如我),学习他们是如何将幽默感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确可以被感染并获得提高。

最后,听说现在新出了一种APP叫“幽默宝”,不妨试着下载安装,你就可以秒间变得更幽默了!

总结

说了这么半天,其实在我看来,幽默是一种生活态度。日子这么狗血,没有幽默感我都不知道怎么活下来?

 

每个人都有幽默感,关键是要找到属于你的幽默风格。如果你不能让别人“哈哈”的大笑,但可以给人带来“啊哈”的会心一笑那也是幽默。

大智大慧本身就是幽默。

参考资料:

  • “The Joke That Makes or Breaks You at Work”  by Sue Shellenbarger in WSJ
  • “Research: Cracking a Joke at Work Can Make You Seem More Competent” by Alison Wood Brooks in HBR
  • “Leading with Humor” by Alison Beard in HBR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LmAQnAY7qFCbrIsBHCGTQ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