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上,邬贺铨院士透漏,中央将成立“中央网络安全信息化领导小组”(简称中央网信办),至此传言近一月的中央网信办得到官方确定。
据悉,春节前就已起草完成“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文件,提出信息安全网络架构,并确立了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产品国有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待中央网信办建制确认后公布。
中央网信办是我国网络安全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这一步比美国晚了整整十年。美国早在2003年就已发布“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奥巴马政府更是将网络威胁看成是”举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挑战之一“,任命“网络沙皇”统筹网络安全,并于10日前签署“网络安全框架文件“。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文件同时兼顾了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多方利益,在起草过程中业已形成松散而又强大的政商联盟,出谋划策,审核战略合法合规性。如:
“棱镜”事件曝光后,奥大大于2013年8月成立专门顾问小组(情报及通信技术评审小组),审核美国安局(NSA)的情报工作。12月,该小组向奥大提交超过300页的答卷,旨在“减少披露未授权信息的风险”。
在报告起草过程中,评审小组的顾问联盟高达70个组织和个人。其中,政府机构28家,社会机构(商业及非营利)26家,专家学者14名以及境外机构2家。
参与出主意的政府机构中,行政部门最多,共有23个。其中有大名鼎鼎的“国土安全部”,什么都要凑热闹的“国防部”、“商务部”和“财政部,”总统办公室的“国土安全和反恐特助”“网络安全特助”……竟然还有“酒精,烟草,枪支和炸药管理局”、“缉毒局”。立法机构有四个,分别是两院司法委员会、情报委员会。司法机构仅有一个,一位前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法官代表美国地区法院接受了访问。
参与建言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愿景几乎涵盖所有广为传播的西方概念,公民自由、技术与技术创新、正义、隐私较为集中,涉及人权、和平和民主,奥巴马政府加强信息监测又不想刺激民众之心……昭然若知…
商业公司中,毫不意外的看见了Apple、Google,Facebook,IBM、AT&T云云,囊括电信、互联网、软硬件、云计算巨头……此外还包括Palantir(视眼石)等一批初创企业,这些企业是美国政府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合作者。就Palantir而言,其70%的业务来自美国政府,顾客名单包括NSA、FBI和CIA。
Palantir主业被概括为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但远不止于此。它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政府项目,包括反恐战争、网络间谍、经济刺激计划、医保甚至自然灾害防控。(江湖传言,Palantir曾帮助美国政府发现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诈骗行为。又传,这司协助找到了“正在从印度国防部窃取机密资料”的网络间谍Shadow Network。)
嗯,这么强大的公司在接受“总统评估组”访谈后,身价飙升至80亿美元,丝毫不足为奇……但小编奇怪的是,辣么多美国的机密数据,你是怎么拿到的,你这么厉害,你家人知道吗?
此外,14名互联网、法学、人权方面的专家学者也受邀为奥巴马政府的信息安全出谋划策。But surprisingly,评估组找了两家“境外机构”:欧洲议会公民自由、正义和内部事务委员会(LIBE)以及欧盟隐私和公民自由代表团。大抵是因为,这份报告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减少披露未授权信息的风险”,还希望“在控制信息的同时获得公众及盟友认可”……吧。